这个故事说明做事、用人都要权衡利害大小;做事不要怕付出代价,因噎废食;用人不要责备求全,以瑕掩瑜。
学问篇
不耻下问
典出《论语·公冶长》。
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春秋时,卫国有一个叫孔文的大夫,死后被谥为“文”。子贡就这件事询问孔子说:“孔文子凭什么谥为‘文’?”孔子回答说:“他聪明灵活,爱好学问,并且谦虚下问,不以为耻辱,所以用‘文’字做他的谥号。”
“不耻下问”的意思是不以向学识、地位不如自己的人请教为耻。
不求甚解
典出《五柳先生传》。
好读书,不求甚解。
从前有这样一个人,不知叫什么名字,因为他住宅旁边有五棵柳树,所以大家都叫他五柳先生。五柳先生有些沉默寡言,不大喜欢说话,但是他对各种问题都喜欢思考,对各种社会现象都留心观察,并且有他独到深刻的见解。不大喜欢说话,并非他的天性,只要遇到知己,他可以慷慨激昂地抒发胸中的积闷,抨击官场的劣迹、社会的弊端。他“好读书”,但“不求甚解”,一心领会它的精要之处;一旦解除了一个疑团,懂得了一些新的道理,便乐得手舞足蹈,有时甚至连饭都忘记吃了。五柳先生尤其可贵之处是不羡慕名利,不愿低三下四奉迎拍马,对那些仗势压人高高在上的官僚,他极为轻蔑鄙视,总是避而远之。由于他不愿与世浮相处,所以隐居故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