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年歌德肖像
到17世纪中叶,浮士德的传说更为风行。在英国,他的故事家喻户晓,也被改编成戏剧搬上了舞台。18世纪以前的德国文学皆以法国文学为楷模,到18世纪,德国的许多文人开始另辟途径,想要树立德国自己的文学风格。古代传说当然是文人们首选的文学材料,首先出现的浮士德的故事是以剧本的形式登上德国文坛的。当时,《少年维特之烦恼》正在风行,歌德已是个有名的作家了,他构想了许多作品的大纲,如《穆罕默德》、《苏格拉底》等。同时他从赫尔德那儿认识了古传说的文学价值,对于浮士德的传说,他也特别有兴趣。歌德儿时就观看过关于浮士德的傀儡戏,那给他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后来,歌德写《浮士德》时,将这传说的意义完全改变了。传说中,魔鬼原本是一个神,后来因为邪恶被贬到地狱,成了一个恶魔;但是歌德笔下的魔鬼不是堕落的神,而是一个“否定精灵”,他不辨善恶高下,对一切都采取极端怀疑的态度,他只有极冷酷且趋向于破坏的理智,没有企慕高贵的感性思维。原来的传说中,浮士德最后输给了魔鬼,而歌德的故事中,浮士德通过自己不断地向前努力,改正生活中的错误,获得了自救。
歌德希望借助浮士德,宣扬一种生活态度,一种在不休止的有意义的活动中去创造经验与美感的生活态度。他认为,这是“唯一的教师”,能为我们指点迷津。这其中所谓的经验就是一切活动与情绪的综合。这种经验要靠思索和活动共同获得,缺一不可。只有思索而没有活动,经验就得不到检验和更新;反之,只有活动而不用思想,活动便会失之茫然,那么,所得到的经验也是不可靠的。这与孔子的“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可谓异曲同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