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春立春 立春,为廿四节气之首,又名正月节、岁节、改岁、岁旦等 立,是“开始”之意;春,代表着温暖、生长 在自然界,立春最显著的特点就是万物开始有复苏的迹象 立春乃万物起始、一切更生之义也,意味着新的一个轮回已开启 立春即春季的开始,时序进入春季 此时虽依然春寒料峭,但寒冬已尽,春回大地,万物复苏,大自然生机勃发 所以古人重视立春,在古时有迎春之仪 廿四节气是上古农耕文明的产物,它在中国传统农耕社会中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 秦汉以前,南北各地风俗文化不同,一些地方岁首礼俗所重的不是阴历元月朔日,而是干支历廿四节气的立春 立春岁首对于传统农耕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重大的拜神祭祖、祈岁纳福、驱邪禳灾、除旧布新、迎新春等庆典均安排在立春日及其前后时段举行,这一系列的节庆活动不仅构成了后世岁首节庆的框架,而且它的民俗功能也一直遗存至今 明代作品《群芳谱》对立春解释为:“立,始建也 春气始而建立也 ”《立春》诗云:“东风带雨逐西风,大地阳和暖气生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立春,正月节;立,建始也;五行之气往者过来者续于此;而春木之气始至,故谓之立也;立夏、秋、冬同 ”斗转星移(秦汉前)斗转星移斗转星移“二十四节气”是上古农耕文明的产物,它原以北斗七星斗柄旋转指向确定 中国的星象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古人很早开始就探索宇宙的奥秘,并由此演绎出了一套完整深奥的观星文化 北斗七星在不同的季节和夜晚不同的时间,会出现于北半球天空不同的方位,它是古人定方向、季节节气的标尺 北极星位于地球地轴的北端,在北斗七星中的天璇与天枢连线的五倍延长线上 由于地球的自转,而北极星正好处在天球转动的轴上,所以相对不动,而在轴边上的北斗星看起来就像围绕着北极星转一样,这就产生了“斗转星移” 斗柄旋转一圈谓之一岁,“岁”又名为“摄提”、“太岁”,是上古时代的纪元星名,古人以“岁”来表示寒暑交替,《易·系辞》:寒暑相推而岁成 古人认为十二月为宇宙运转的规律法则,如《文子·自然》:“十二月运行,周而复始 ” 意思是天地转了一圈又一圈,一次又一次地循环 斗柄指向法”确立的节气,以斗柄指寅为起点,“斗指寅为立春,斗指壬为雨水,斗指丁为惊蛰,…斗指丑为大寒 ”始于立春、终于大寒 二十四节气历虽然是古人根据北斗星斗转星移制定的,其实造成斗转星移的原因则是地球绕太阳公转,因此斗柄指向法节气与现行的太阳黄经节气交节时间基本相一致 在早期观象授时时代,依据斗转星移定岁时 天维建元,从寅开始,如《淮南子·天文训》收录:“帝张四维,运之以斗,月徙一辰,复返其所,正月指寅,十二月指丑,一岁而匝,终而复始” 十二月运行,周而复始,岁末十二月指丑方,正月又复还寅位,“斗柄回寅”,春回大地,进入全新的循环,万象更新,新岁开启 建寅的正月,又叫做“元”月,立春为元月元日,立春是干支(岁、摄提)的历元 《史记 天官书》:“正月旦,王者岁首,立春日,四时之始也”,立春为四时之始 圭表测影(汉至清初)圭表测影圭表测影圭表测影法(平均时间法)测定的节气,与“斗转星移”制定的“二十四节气”只分享同一个名字,确定方法和起始时间完全不同 西汉汉武帝时期,采用立杆测影(圭表)在黄河流域测出日影最长、白昼最短(日短至)这天作为冬至日,以冬至日为“二十四节气”的起点,将冬至与下一个冬至之间的日期平均分成十二等分,称为“中气”,再把相邻“中气”之间的时间等分,称为“节气” 平均每月有一个“中气”与一个“节气”,统称为“二十四节气”,这种确定方法被称为平均时间法(又称“平气法”),每“节气”之间的时间相等 “平均时间法”将历年平均分为24段(每段15日),每两个节气之间的天数平均 先测出冬至日因为冬至时影子最长,其相邻几天的影长变化最为明显,更利于观测记录 平均时间法划分的节气,每个节气间隔时间15天,由于不考虑太阳在黄道上运动快慢不匀,与实际天象不符 因在冬至前后,地球位于近日点附近,运行的速度稍快,这造成了在一年中太阳直射南半球的时间比直射北半球的时间约短8天,因此北半球的冬季比夏季要略微短一些 “平均时间法”划分的节气,将冬至排在“二十四节气”首位,始于冬至,终于大雪 太阳黄经(现行)太阳黄经太阳黄经现行的“二十四节气”来自于三百多年前订立的根据太阳在回归黄道上的位置来确定节气的方法(1645年起沿用至今),而从定《时宪历》之后直至今的“农历”,“二十四节气”是根据太阳在回归黄道上的位置来定的,即在一个为360度圆周的“黄道”(一年当中太阳在天球上的视路径)上,划分为24等份,每15°一等份,以春分点为0度起点(排序仍把立春列为首位),按黄经度数编排 太阳在黄道上每运行15度为一个“节气”,每“节气”之间度数均等(时间不均等),又称为“定气法” 廿四节气,“二分二至”时太阳直射点的活动规律为:春分,太阳直射点在赤道0°,此后北移;夏至,太阳直射点在北回归线(23°26’N)上,此后南移;秋分,太阳直射点在赤道0°,此后继续南移;冬至,太阳直射点在南回归线(23°26’S)上,在此之后向北移动 廿四个节气是24个时间点,“点”具体落在哪天,是天体运动的自然结果 现行按黄经度数划分的节气,始于立春,终于大寒 中国位于北半球,北回归线(黄赤交角)穿越中国境内 黄赤交角是黄道面与赤道面的交角,也称为太阳赤纬角或黄赤大距,它是地球上四季变化和五带区分的根本原因 自然节气转换与天文上的“黄赤交角”紧密相关 北回归线其纬度值为黄赤交角,它是地球上一条具有典型天文学意义的特殊纬度线,它对天文、地理、气候、生物等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十四节气”编排与这条特殊天文纬线以及中国的季风气候类型有着密切的关系 当天文意义上的冬春转换时(斗指寅或太阳黄经达315°),北回归线上(黄赤交角)的一边春意盎然,另一边却还是萧瑟的冬天 “立”是“开始”的意思,立春就是春季的开始,每年2月4日或5日太阳到达黄经315度时为立春 二十四节气,是干支历中表示自然节律变化以及确立“十二月建”的特定节令 一岁四时,春夏秋冬各三个月,每月两个节气,每个节气均有其独特的含义 廿四节气准确的反映了自然节律变化,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在历史发展中,二十四节气被列入农历,成为农历一个重要部分 通常用“岁首”来称呼历法的首月首日,其实严格来讲,“岁”是干支历特有的概念,岁即“摄提”,又名太岁,“岁首”原始含义是摄提(太岁)的首月首日,即立春 阴历是以月相朔望变化为一个月,阴历的首月首日多称为“元朔” “岁”和“年”,在古时是有严格区别的:从立春到下一个立春,谓之一岁;从一月一日到下一个一月一日,谓之“一年” 十二生肖对应十二地支,生肖转换是以立春为界 农历,是根据月相的变化周期,每一次月相朔望变化为一个月,参考太阳回归年为一年的长度,并加入二十四节气与设置闰月以使平均历年与回归年相适应 农历是在阴历(夏历)基础上融合了阳历成分的一种阴阳合历,因加入了阳历成分,故农历是兼顾太阳、月亮与地球关系的一种历法,属阴阳合历 纯阴历由于不考虑地球绕太阳的运行,因而使得四季的变化在阴历上就没有固定的时间,不能反映季节变化 与阳历年固定在365天或366天不同的是,阴历年相比阳历年在天数上有时会相差一个月;为了协调阴历年与阳历年之间的天数,于是农历便通过“置闰法”进行调整使两者年总天数相适应 太阳历是用来标度太阳视运动的,就是一个回归年 农历中称作:岁实 立春总在公历2月4号左右 因为公历属于阳历之一,但是因为公历是平均太阳历,所以只能是基本上和节气日对应,前后有时会波动一两日的 “双立春”与“无春年”现象:在历史发展中,古人在阴历基础以融合阳历成分形成了农历,从严格意义上说,它是属于阴阳合历 在人们的传统观念中,“立春”是阳气升发、万物更生的节令,将有“双春”之农历年视为大吉年份 “双立春”与“无春年”是夏历(农历)中的概念,是指农历一年有“双立春”或全年都没有“立春”的年份,这是由于农历年长度有的年份短于回归年、有的年份长于回归年的缘故 如:2016年农历猴年是“无春年”,即,全年没有立春之日 干支历不存在无春,因为每一岁均是以“立春”为岁之起始,立春节气一到,就是孟春开始了,所以岁岁有“春” 回归年的长度为365 2422天,这就是相邻两个立春节气之间的时间间隔 公历年平均长度是365 2425天,与回归年相差无几,所以立春在公历年中的日期基本固定,绝大多数年份为2月4日,个别年份为2月3日或2月5日 而农历年情况就不一样了,农历采用的方法是“19年7闰”法,即在19个农历年中加上7个闰月 农历无闰月的年份为353至355天,比回归年少11天左右;有闰月的年份为383天至385天,比回归年多19天左右 故闰年有25个节气,平年有23个或24个节气 于是立春在农历年中的位置呈现出4种情况:在年初;在年末;年初年末两头春;全年无立春日 农历有闰月的年份(每19年中有7年),因年长长于回归年,故年初年末都有立春日即“两头春”;无闰月的年份(每19年中有12年),因年长短于回归年,“无春年”最多,剩下的立春日在年初和在年末的大约各占一半 这种规律以19年为周期,循环往复,个别年份稍有出入 农历一年中有一个立春,双立春,或者没有立春都是由于阴阳历转换造成的,属正常的历法现象,完全和凶吉无关 旧时人们认为“无立春之年是寡妇年”,不宜嫁娶 但这是毫无科学根据的说法 在20世纪的100年中,两头春的年份有37次,无春的年份有37次,年初立春的年份有12次,年末立春的年份有14次 立春时节,东亚南支西风急流已开始减弱,但北支西风急流强度和位置基本没有变化,蒙古冷高压和阿留申低压仍然比较强大,但在强冷空气影响的间隙期,偏南风频数增加,并伴有明显的气温回升过程 从立春节气起,时序就进入春季了,在自然界以及在人们的心目中,“春”意味着风和日暖,意味着万物复苏 立春,在自然界,最显著的特点是万物开始有复苏的迹象 立春时,中国的冬春分界线(日平均气温连续5天达10摄氏度以上算入春),在广西桂林到江西赣州一线 那一线以南地区,立春时有春的气息了,但中国93%的陆地面积上都还是冬,到黑龙江,往往是在谷雨立夏时入春 所谓立春,还只是一番“立意” 立春期间,气温开始趋于上升,日照、降雨开始趋于增多 但对全国大多数地方来说,仅仅是出现了春天的前奏 立春时节,此时的星空常是一年中最璀璨的 晚上八九点左右,抬头望向星空,在正南方,有三颗星非常容易辨认 它们距离相近,连成一条直线,好像一条闪亮的腰带 那就是参宿一、参宿二和参宿三 中国民间将这三颗星称为“禄、福、寿”,把这三颗星看成三个吉祥的星官,分别掌管人世间的福份、寿命等,又称“福禄寿三星” “三星高照,新春来到”,当夜晚看见三星高挂南天,正是春节之时 立春为“四立”之一,古代“四立”,指春、夏、秋、冬四季开始,其农业意义为“春种、夏长、秋收、冬藏” 廿四节气在中国传统农耕社会中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 廿四节气与干支以及八卦等是联系在一起的,有着久远的历史源头 古人很早开始就探索宇宙的奥秘,并由此演绎出了一套完整深奥的观星文化 上古时代人们定天象、法地仪,观象授时,创制八卦、历法等,文明肇始 二十四节气是上古农耕文明的产物,其背后蕴含了中华民族悠久的文化内涵和历史积淀 廿四节气原是依据斗转星移制定,它与“十二月建”是干支历的基本内容 天维建元,是从寅开始的,“斗柄回寅”,新岁开启 据《淮南子·天文训》收录:“帝张四维,运之以斗,月徙一辰,复返其所,正月指寅,十二月指丑,一岁而匝,终而复始” 从立春起进入了寅月,阴阳转发,阳气初生,万物复苏 新轮回由立春开启,春回大地,万象更新 干支纪元,以立春为岁首,亦即岁节 作为传统的农耕社会,古人相当重视立春岁首,立春岁首对于传统农耕社会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 早在先秦时期中国一些地方便传承着以立春岁首拜神祭祖、纳福祈岁、驱邪攘灾、除旧布新等为主题的节庆活动,这一系列的节庆活动不仅构成了后世岁首节庆的雏型框架,而且它的民俗功能也一直遗存至今 在早期观象授时时代,农事周期就是庆典周期,有些节气也就是节日,终而复始、万象更新的岁节是百节之首,衍生了大量与之相关的岁时节令文化 虽然此后由于在历史发展中阴阳合历历法制度的推广,节气与节日发生了分离,但许多节令民俗仍旧保留了下来 在秦汉以前,各地风俗时历不同,一些地方岁首礼俗所重的不是阴历元月朔日,而是干支历廿四节气的立春 立春岁首对于传统农耕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重大的岁首庆典活动是在春回大地、万象更新的立春 秦汉后各地历法统一,立春“岁节”民俗被挪到了阴历元月朔日 自立春岁节的民俗功能被挪到了元月朔日后,立春成了单纯的节气 先秦时期各地风俗习惯不同岁首节庆的民俗不同,历法不同其岁首日期亦不同 汉代是中国统一后第一个大发展时期,主要的传统节日民俗在汉代已经普及到全国各地 此后在文献上渐出现了岁首祭祀的记载,如东汉崔寔《四民月令》中提到,“正月之旦,是谓正日 躬率妻孥,絜祀祖祢 ”汉之后过新年的习俗活动在全国民间越来越广泛,也越来越丰富了 节日起源和发展是一个逐渐形成,潜移默化地完善与普及的过程 中华民族的古老传统节日,涵盖了原始信仰、祭祀文化、天文历法、易理术数等人文与自然文化内容,蕴含着深邃丰厚的文化内涵 从远古先民时期发展而来的中华传统节日,不仅清晰地记录着中华民族先民丰富而多彩的社会生活文化内容,也积淀着博大精深的历史文化内涵 民间还有“早立春和晚立春”的说法,比如“早立春堆满谷,晚立春堆满人”,即“早立春”的年份是好年景,谷粮满仓,“晚立春”的年份年景不好 这说明在古代皇家垄断天文学知识的情况下,大众是把农历年月日当作了“标准记时”,不知道立春并没有早晚之分,只是它在农历中的日期是来回漂移的 对于何时“换属相”,每逢过年前后,“立春派”和“春节派”都会激烈争论 “立春派”认为,虽然新年从大年初一算起,可属相要从立春开始算,“打了春”就换属相 他们认为,立春节气周期固定(365/366天),每个属相时间周期相同,和太阳运转周期一致,也更符合自然节律 有的甚至认为生肖属相应该按照立春节气的时刻来改变 而“春节派”主张逢农历大年初一才是新一年的开始,也是属相的开始,这是中国传统历书的显著标识 立春换属相”的做法,除了带来混乱方便算命先生忽悠人,不会带来任何益处 立春,在自然界,最显著的特点是万物开始有复苏的迹象 时至立春,在中国,北回归线及其以南一带,可明显感觉到早春的气息扑面而来 而在北回归线以北地区,只能是说进入春天的前奏,万物尚未复苏,还处于万物闭藏的的冬天 对于北回归线以北地区来说,距北回归线(黄赤交角)越远,进入春天越迟 中国古代一些著作将立春的十五天分为三候:“一候东风解冻,二候蜇虫始振,三候鱼陟负冰”,说的是东风送暖,大地开始解冻 立春五日后,蜇居的虫类慢慢在洞中苏醒,再过五日,河里的冰开始溶化,鱼开始到水面上游动,此时水面上还有没完全溶解的碎冰片,如同被鱼负着一般浮在水面 秦汉后各地风俗文化融合,自秦汉以来中国各地就一直以立春作为春季的开始 立春是从天文上来划分的,而在自然界、在人们的心目中,春是温暖,鸟语花香;春是生长,耕耘播种 在“候平均气温”划分的季节中,春季是指候(5天为一候)平均气温10℃至22℃的时段 迎春立春即春季的开始,时序进入春季 此时虽依然春寒料峭,但寒冬已尽,春回大地,万物复苏,大自然生机勃发 所以古人重视立春,有迎春之仪 迎春是立春的重要活动,事先必须做好准备,进行预演,俗称演春 然后才能在立春那天正式迎春 迎春是在立春前一日进行的,目的是把春天和句芒神接回来 过去在每年的皇历上都有芒神、春牛图,以及“龟子报春”、“铜鼓驱疫”等,都是当时过立春节日的重要活动 句芒为春神,即草木神和生命神 句芒的形象是人面鸟身,执规矩,主春事 浙江地区立春前一日有迎春之举 立春前一日抬着句芒神出城上山,同时又祭太岁 太岁为值岁之神,坐守当年,主管当年之休咎,因此民间也多祭之 迎神时多举行有大班鼓吹、抬阁、地戏、打牛等活动 其他一些地区则贴“春风得意”等年画 广州地区则在立春前后,击鼓驱疫,祈求平安 糊春牛糊春牛这项风俗活动是在立春前开始进行的,按传统的作法,由县政府(县衙)聘请纸扎能手好匠,于立春前到县城聚会,精心制作春牛图像 一般用竹篾绑成牛的骨架,用春木做腿,再糊上纸,涂上颜料,一个牛的形象就制作成功了 俗谓糊上红黄色的纸多,当年就“五谷丰收”;糊上黑色纸,当年收成不好 所以知县安排多用红黄纸,以得民心 春牛糊好后,举行开光点睛仪式,即设立香案,顶礼朝拜 打春牛打春牛打春牛鞭春即打春牛,亦称“鞭春牛”“鞭土牛”,立春日将泥塑春牛打碎,这是农耕文明时代的遗风 通过打春牛之俗,提醒农人,春天已到,应该不违农时,及时播种谷物,祈愿一年五谷丰登,国泰民安 鞭春之俗与祈求丰收相关,是一项较为古老之节俗 有用以桑木为骨架做成的春牛,是专供“打春牛”风俗活动用的“牛” 迎春为了迎春,先在县城郊区选择一片风水好地,搭起“春棚”准备迎春 春棚一般搭在交通要道,便于集中人群的地方 四周插上彩旗 打春牛,又称鞭春牛、鞭土牛,起源较早,后来一直保存下来,但改在春天,盛行于唐、宋两代,尤其是宋仁宗颁布《土牛经》后使鞭土牛风俗传播更广,为民俗文化的重要内容 鞭春牛的意义,不限于送寒气,促春耕,也有一定的巫术意义 不同地区迎春牛均有其特点 迎春牛时,依次向春牛叩头 拜毕,百姓一拥而上,将春牛弄碎,抢春牛泥土回家,撒在牛栏内 由此看出,鞭春牛还是一种繁殖巫术,即经过迎春的春牛土,撒在牛栏内就可以促进牛的繁殖 咬春立春时节南方流行吃春卷立春时节南方流行吃春卷立春日时令饮食是作春饼、赠春盘、食春菜等饮食之俗,以迎春、庆春 春饼是立春日典型的时令食品,从魏晋南朝时代起,人们迎春食春饼 《荆楚岁时记》载:“立春之日,亲朋会宴,啗秦饼、生菜,帖‘宜春’二字 ”春饼是一种薄面饼,取生菜、果品、饼、糖等置于盘中,取迎新之意,时称“春盘”,也可赠送亲友品尝 踏春立春后,人们在春暖花开的日子里,喜欢外出游春,俗称出城探春、踏春,这也是春游的主要形式 立春祭在主要的古老传统节日,拜神祭祖庆典是做节的一大主题,任何一个古老传统节日均具有浓厚的节日祭祀的色彩,并具有一套或简单、或繁复的祭祀礼仪 立春祭是一项传统民俗文化活动 立春祭活动内容包括祭春神(主管农事的春神句芒亦称芒神)、太岁、土地等众神,还有鞭春牛、迎春、探春、咬春等活动 浙江地区立春前一日有迎春之举 立春前一日抬着句芒神出城上山,同时又祭太岁 太岁为值岁之神,坐守当年,主管当年之休咎,因此民间也多祭之 从传统的干支纪元规则上来讲,立春之时就是新旧太岁进行交接之时 太岁神对应六十甲子,共六十位,每年有一位当值,在当年当值的太岁谓之“值年太岁” 太岁在寅曰摄提格,在卯曰单阏,在辰曰执徐……拜太岁是中国民间一种化煞消灾、祈福纳吉的古老传统习俗 其他习俗1 春祠荐新祭祖的习俗传至后世变为阴历正月的祭祖活动,有的地方在初一以后几天不扫除屋宅,即是担心触犯了回家过年受享的祖魂 有的地方在初一不准倒垃圾又是从后一习俗衍生出来 2 古代在立春日举行的籍田礼,籍田的内容包涵有对地母的祈求 在籍田仪式后聚饮,这是后世“团拜”和“贺年”的一种雏型的仪俗 3 迎春是立春的重要活动,事先必须做好准备,进行预演,俗称演春 然后才能在立春那天正式迎春 迎春是在立春前一日进行的,目的是把春天和句芒神接回来 立春后,人们在春暖花开的日子里,喜欢外出游春,俗称出城探春、踏春,这也是春游的主要形式 4 古人在立春日多贴“宜春”二字,后渐渐发展为春联,表达了中国劳动人民一种辟邪除灾、迎祥纳福的美好愿望 5 立春这天,民间艺人会制作许多小泥牛,称为“春牛”,送往各家各户,谓之“送春” 也有的地方在墙上贴一幅画有春牛的黄纸,黄色代表土地,春牛代表农事 饮食食品介绍主要成分食用方式习俗春盘春盘是立春饮食风俗之一,主要是蔬菜取生菜瓜果饼糖放盘中为春盘(或拼成盘)馈送亲友或自食取迎春之意 果品、蔬菜、糖果、饼、饵馈送亲友或自食取迎春之意田艾籺田艾籺是春季常见的时令食品 在开春时节,万物复苏,草长莺飞,正是春耕的田野上田艾生长的全盛时期 田艾直接食用或拜神时作为贡品拜神的节令贡品,祈祷风调雨顺春饼春饼是面粉烙制的薄饼,一般要卷菜而食 面粉卷菜食用无特殊习俗春卷(春蚕)《岁时广记》中记载:“京师富贵人家造面蚕,名曰‘探官蚕’ 又因立春日做此,故又称‘探春蚕’ ”面粉等食材直接食用无特殊习俗咬春(吃萝卜)明《酌中志》中记载:“立春之时,无贵贱嚼萝卜,曰‘咬春’ ”萝卜直接食用无特殊习俗《二十四节气歌》: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每月两节不变更,最多相差一两天 上半年来六廿一,下半年是八廿三 立春一年端,种地早盘算 一人心里没有计,三人肚里唱本戏 人勤地不懒,人懒地起碱 人勤地不懒,秋后粮仓满 读书不离案头,种田不离田头 船到不等客,季节不饶人 增产措施千万条,不误农时最重要 要想庄稼好,一年四季早 一场春风对一场秋雨 行下春风望夏雨 春寒夏闷多雨,秋冷冬干多风 立春一日,百草回芽 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 立春一年端,种地早盘算 一年之计在于春,一生之计在于勤 春争日,夏争时,一年大事不宜迟 人误地一天,地误人一年 立春雨水到,早起晚睡觉 要想庄稼好,一年四季早 春寒雨飕飕,夏寒雨断流 春寒有雨夏寒晴 立春雪水化一丈,打的麦子无处放 立春热过劲,转冷雪纷纷 两春加一冬:无被暖烘烘 春脖短,早回暖,常常出现倒春寒 春脖长,回春晚,一般少有倒春寒 打春冻人不冻水 春打六九头,七九、八九就使牛 吃了立春饭,一天暖一天 作品名称作者朝代诗词内容《京中正月七日立春》罗隐唐朝一二三四五六七,万木生芽是今日 远天归雁拂云飞,近水游鱼迸冰出 《立春日晨起对积雪》张九龄唐朝忽对林亭雪,瑶华处处开 今年迎气始,昨夜伴春回 玉润窗前竹,花繁院里梅 东郊斋祭所,应见五神来 《立春》刘长卿唐朝谁家二月煮新丝,一江黄鲫应不识 明日倘或桃李晓,莫问老梅知不知 《咏柳》贺知章唐朝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题望苑驿》温庭筠唐朝弱柳千条杏一枝,半含春雨半垂丝 景阳寒井人难到,长乐晨钟鸟自知 花影至今通博望,树名从此号相思 分明十二楼前月,不向西陵照盛姬 《凉州词》王之涣唐朝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天净沙·春》白朴元朝春山暖日和风,阑干楼阁帘栊,杨柳秋千院中 啼莺舞燕,小桥流水飞红 《立春日酬钱员外曲江同行见赠》白居易唐朝柳色早黄浅,水文新绿微 《立春曰游苑迎春》李显唐朝迎春正启流霞席,暂嘱曦轮勿遽斜 《立春偶成》张拭南宋律回岁晚冰霜少,春到人间草木知 《汉宫春立春日》辛弃疾南宋春已归来,看美人头上,袅袅春幡 无端风雨,未肯收尽余寒 《立春》吴藕汀当代蔬菜非时价不赀,农家贪利俗难医 立春喜得晴窗好,为爱梅花写一枝 春季气候变化较大,天气乍寒乍暖,由于人体腠理开始变得疏松,对寒邪的抵抗能力有所减弱,所以,初春时节年老体弱者换装尤应审慎,不能突然减少服装 在起居方面,人体气血如自然界一样,需要舒展畅达 春季是呼吸道疾病的易发时期,包括感冒、扁桃体炎、支气管炎等 注意居室空气的流通,适度开窗通风换气 在立春时节,很多人都会因为接触外界的过敏源而导致肌体出现一些过敏反应,从而诱发哮喘、鼻炎等季节性过敏疾病 立春前后,春风拂面,此时正是人们到户外走一走的好时节,但是不少人都会对花粉过敏,因此在外出时要避免近距离接触花粉 立春过后,天气逐渐变暖,万物复苏,自然界的各种生物萌生发育,此时人体内的阳气也随着春天的到来而向上向外升发,因此,我们在精神、起居、饮食、运动、补养等方面都要顺应春阳升发这一特点,在调摄养生中注意保护阳气 春夏养阳,应早睡早起,以适应春季阳气初升的特点 春季人体新陈代谢开始旺盛,饮食宜选用辛、甘、微温之品 春季养生的另一方面,就是要防病保健 俗语说“百草回芽,百病引发”,春天万物萌动,也滋生细菌,所以春天应特别注意讲卫生 春季的气候特点是以风气为主令 在早春,主要是风寒邪气致病,而到了晚春以后,是以风温邪气致病 《黄帝内经》说:“风者,百病之始 ”因为其他几种邪气是借助于风气侵入人体的,像寒邪、热邪、湿邪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