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天,李鸿章坐大轿出门后,刘秉璋在文案房闹得慌,出门与武巡捕杨转健发牢骚,道:“新桥之战有什么值得向朝廷吹牛的呢?瞧那‘铭字营’乃至整个淮军有几个是像样的?依我的观察,淮军中带兵的主将可分为十等:头一等是长毛投诚的;第二等是土匪投诚的;第三等为光棍地痞;第四等为行伍出身;第五等是目不识丁者;第六等是秀才出身;第七等为贡生;第八等是举人;第九等是进士;第十等才是翰林。进士、翰林落到九、十等的地步,你说在淮军里还有干头么?”
刘秉璋这话当天就传到了李鸿章的耳朵里。李鸿章十分生气,心想我淮军正值蒸蒸日上的大好时期,各路将领大都升了官,喜气洋洋。而作为科举进士出身的刘秉璋却发出这么一番怪论,打击面这么大,不亚于在众将领头上泼了一盆冷水。所以,李鸿章当即把刘秉璋传进签押房,要与他做一番理论。
刘秉璋见李鸿章板着面孔,心中已估计到了为什么会找他。于是,他不等李鸿章开口斥责,自己先讲起来,道:“少翁息怒。我把淮军将领们作十等之分,不是凭空捏造,都是事实。曾国藩大人组建湘军时,始终坚持一个原则:‘选士人,领山农’。而淮军另搞一套,士人在这里得到什么?竟然让乡间的团练首领、旧有防军、甚至是长毛降将和土匪地痞们在淮军里唱主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