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来也巧,宋璟下令把人关起来不久,就赶上了数地接连大旱,民间开始传言说是有旱魃出没作祟。当时有个戏班子蹭了这个热度,把旱魃出没编成了戏剧,公开巡演,还在剧中加入了调侃宋璟的戏份。
据说在剧里有如下对话:
剧中角色问旱魃:“你为何要出现?”
旱魃回答:“我是受宰相之命。”
“此话怎讲?”
“狱中有三百多人含冤难申,宰相下令把他们统统关押了起来,所以我旱魃不得不出来了。”
后来这出戏的台本还传到了资深戏剧爱好者李隆基手里,并得到了李隆基的高度肯定。
当然了,李隆基之所以会对宋璟有不满,倒不是单纯因为宋璟插手了司法事务,可能造成了一些人沉冤难雪,而是由于宋璟在经济上出了问题。不过所谓的经济问题不是指的宋璟本人有贪腐的行为,这说的其实是一个长期困扰大唐的经济问题——恶钱。
其实所谓的恶钱并不像某些人说的是假钱伪钞,事实上恶钱本身也是可以通用的真货币,只不过它是属于不符合铸造标准、分量不足的劣质产品。大多数恶钱都是由民间私铸的,但由于当年的防伪技术水平有限,使用的又主要是铜钱,因而没有太好的方法阻止不法之徒私铸恶钱的犯罪。虽然李隆基的高祖李渊开创大唐时曾凭借废除隋朝的货币,发行以汉朝五铢钱的规范铸造出的有名的开元通宝钱,一度规范了币制,可也没能长期起效果。到了李隆基的爷爷李治在位的显庆初年,朝廷就不得不下令让各地政府以一比五的比例收购恶钱,来遏止恶钱泛滥的趋势。然而当时许多老百姓都因官府的收购比例太低,选择把恶钱私藏起来,等待禁令松弛以后再重新投入使用。最后朝廷被迫把收购比例提高为一比二,也没能回收到太多的民间私铸币。后来到了武周时代连洛阳、长安的市面上流通的钱也是以恶钱为主,社会的通货膨胀率随之屡创新高。